无需富集的生禽中沙门氏菌定量检测新方法:基于ddPCR与Pathotrak系统的整合应用
发布时间:2025-08-25 浏览次数:21 分享: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沙门氏菌污染是禽类产品安全的主要挑战,尽管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USDA FSIS)已实施多项监管措施(如1996年HACCP法规、2020年沙门氏菌路线图等),但2021年美国仍有24.1%的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与禽类相关。传统基于培养的富集方法(如最大可能数法MPN)存在固有缺陷:依赖细菌生长导致定量偏差(如应激菌或慢生长菌株被低估)、耗时费力(需多次稀释和长时间培养),且无法直接反映初始污染水平。因此,开发快速、准确、无需富集的沙门氏菌定量方法对食品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构建了“Pathotrak系统分离浓缩+ droplet digital PCR(ddPCR)绝对定量”的无富集检测平台,核心步骤如下:
1. 样品前处理与细菌分离:采用Pathotrak下一代提取(NGE)系统处理325g生禽样品(涵盖鸡胸、鸡腿、火鸡胸等多种基质)。通过专用滤膜袋捕获细菌,经缓冲液洗脱和离心浓缩,获得高浓度细菌悬液。
图1 均质袋滤袋(内袋)置于 Pathotrak 袋内部。Pathotrak 袋的顶部经热封处理以密封样品,并确保液体能流过图 1。Pathotrak 下一代富集(NGE)系统的组件及设置。(A)Pathotrak NGE 系统的各个组件,包括 Pathotrak 袋、接口以及 NGE 过滤器和捕获膜。(B)完整的设置,其中 325 克去骨去皮鸡胸肉在压力条件下置于 NGE 系统中。
2. ddPCR检测优化:比较全细胞直接检测与DNA提取后检测的效率。全细胞样品直接加入ddPCR反应体系,利用 droplets内的热裂解释放DNA;DNA提取组则通过 Prepman Ultra 试剂盒提取核酸。采用ddCheck Salmonella试剂盒(Bio-Rad)进行扩增,靶向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invA。
3. 方法验证:
特异性:测试31种沙门氏菌血清型和26种非目标菌(如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等);
准确性:通过人工接种沙门氏菌(1~50 CFU/g),分析理论接种量与ddPCR定量结果的线性关系;
基质适应性:评估不同禽类部位对检测效率的影响。
三、主要结果
1. 全细胞ddPCR检测效率显著优于DNA提取法
在培养基和禽肉基质中,全细胞样品的沙门氏菌检出浓度(均值分别为88,456 copies/mL和81,550 copies/mL)显著高于DNA提取组(31,230 copies/mL和22,245 copies/mL,p<0.0001)。这可能是由于DNA提取过程中遗传物质损失减少,证明全细胞直接检测更适合低丰度样本。
图2 利用 ddPCR 测定不同基质中全细胞和 DNA 提取物的沙门氏菌丰度比较。箱线图比较了在鸡肉和培养基两种基质中,使用全细胞或 DNA 提取物制备的反应体系通过 ddPCR 测定的沙门氏菌靶标量(拷贝数 / 毫升)。箱体代表数据的四分位距(IQR),水平线表示回收率的中位数。在两种基质中,全细胞样本(蓝色)的靶标浓度始终显著高于 DNA 提取物样本(绿色)。未接种样本中未检测到靶标。误差棒代表标准差。
2. 方法特异性与准确性优异
特异性:ddCheck试剂盒可检出所有31种沙门氏菌(>600 copies/孔),且对26种非目标菌无交叉反应(<1 copy/孔);
准确性:理论接种量与ddPCR定量结果呈强线性相关(R²=0.903),斜率为0.99(接近1),残差呈正态分布,表明定量偏差极小;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5.42 CFU/mL,精度显著高于传统MPN法(RMSE=21.81 CFU/mL)。
图3 ddPCR 结果与接种水平的线性关系。这是对测得的 ddPCR 结果(CFU/g)与理论接种水平(CFU/g)进行的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线以蓝色显示。较深的阴影区域代表均值的 95% 置信区间,而较浅的阴影区域代表个体值的预测区间。该线的斜率(0.99)接近 1,表明 ddPCR 定量准确。对于 N=121,均方根误差(RMSE)为 5.42,R² 值为 0.903。
3. 基质适应性强
对鸡胸、鸡腿、火鸡胸等6种禽类基质的检测显示,所有样品均满足ddPCR所需的≥10,000个有效液滴要求。回收率虽存在细微差异(如鸡翅 plating 回收率19.7%,火鸡腿ddPCR回收率7.1%),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方法适用于复杂禽类基质。
图4 不同禽类基质中沙门氏菌的回收率。采用平板菌落计数(A)和 ddPCR(B)两种方法,对接种水平为 10 CFU/g 的多种基质的回收率进行了评估。y 轴上的回收率反映了在 x 轴对应基质中,检测到的沙门氏菌与接种量的比例。误差棒代表标准差,柱形上方的连接字母表示基于 Tukey-Kramer HSD 检验的统计学显著分组。不共享相同字母的基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四、讨论与局限性
本研究的核心优势在于消除富集步骤:传统富集依赖细菌生长,易受竞争菌、应激状态影响,导致定量失真;而Pathotrak系统直接浓缩细菌,结合ddPCR的绝对定量能力(无需标准曲线),可直接反映初始污染水平,且检测周期缩短至24小时内(传统方法需3~5天)。
局限性包括:
ddPCR无法区分活菌与死菌DNA,可能高估风险(需结合PMA/EMA等 viability-PCR技术改进);
样品处理中细菌回收率的一致性需进一步优化(如膜捕获效率、洗脱效率);
暂未验证自然污染样品(人工接种可能未完全模拟真实污染状态)。
五、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建立的“Pathotrak+ddPCR”无富集方法为禽类沙门氏菌定量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新工具,其高特异性、强线性关系和基质适应性使其有望用于食品安全监管与工业检测。未来可通过整合活菌区分技术、优化样品处理效率,进一步提升方法在复杂实际样品中的适用性,为减少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Armstrong C M, Chen C Y, Xie Y,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Salmonella in Raw Poultry Using Droplet Digital PCR With a Whole Cell, Enrichment-free Approach[J].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2025, 88(5): 100498.
来源: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网,作者~蔡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