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移液器使用指南:精准操作与常见问题避免

发布时间:2025-10-31    浏览次数:42

移液器作为一个基础的实验工具,基本上会陪伴每个研究生3年。几乎每一个实验都要用到它。

所以,系统学习移液器的分类、结构和操作方法,以及掌握一点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 基本概念

移液器也叫移液枪、Pipette,它可以按照你的移液需求精确完成一个特定体积液体的吸取和排出,以此完成特定体积液体的转移。

移液器也叫移液枪

图:microbenotes

时至今日,移液器的种类已经有很多了。

按操作方式划分,可以分为手动移液器和电动移液器。按通量可以分为单通道移液器和多道移液器,其中单道移液器应该是大家平时使用得最多的,这其中按照工作原理,又可以划分为空气置换式移液器和正向置换式移液器。

移液器的种类

图:microbenotes

空气置换式移液器就是上图中所示的移液器,当按压顶部按钮时,内部的空气就被挤压出去,松开后,外面的液体会被压进去填补掉挤出的空气体积。

因此,调节量程大小就可以把不同体积的空气挤出,并吸入同等体积的液体,实现准确的移液。

但是,实验过程中,有不同类型的液体需要转移,不同类型的液体有其特殊性,比如已经被加热的液体或有挥发性的液体,用空气置换式的移液器就会不准确,因为移液过程时,蒸汽会占据一 部分空间,导致吸上来的液体体积就不准确了。

移液过程液体体积不正确

图:INTEGRA

这种情况过下,就要换成正向置换式的移液器(下图)。

正向置换式的移液器

图:Gilson

如图所示,正向置换式移液器的活塞在操作时是直接与液体接触的,活塞移动多少就置换出多少的空间,然后随即被液体完全填满。因此,正向置换式的移液器特别适合转移有挥发性、黏性很高的液体。

正向置换式的移液器特别适合转移有挥发性、黏性很高的液体

图:Gilson

不过它的局限性也很明确,因为活塞直接接触液体样品,要转移不同来源的液体或不同组别的样品时,就要更换活塞,使用成本也随之会上升,操作上也会麻烦一点。

2 移液之前

在正式操作移液前,需要选择符合量程范围的移液器。这里有2个要求:

首先,目标移液体积必须落在移液器的量程范围内,或调整后可以落在量程范围内。例如,目标移液体积如果是1μL,就不能拿100-1000 μL的移液器去操作,但如果目标移液体积是1200 μL呢?就可以用100-1000 μL的移液器,因为你可以分成2次移液,每次600。

目标移液体积必须落在移液器的量程范围内,或调整后可以落在量程范围内

图:Witeg

其次,当目标移液体积有多支移液器都能完成的时候,例如,250 μL体积,10-300 μL量程和100-1000 μL的移液器都能完成,我们则应该优先考虑用最大量程与目标移液体积更接近的那支移液器,也就是10-300 μL那支进行操作。

选择好合适的移液器后,就要选择配对的吸头。

如图所示,常见的吸头一般分为这三种,它们是按大小区分的,分别对应移液器末端吸嘴的尺寸而设计。

常见的吸头

图:ZMS

吸头颜色与吸头质量并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因此不必在意。需要关注的是吸头是否带滤芯,同等大小尺寸的吸头的长度是否更长。

吸头是否带滤芯

图:Ossila

带滤芯的吸头能有效避免操作失误时液体冲入移液器内部造成污染,更长的吸头可以让你在移液时不必把移液器完全深入管内,这样也可以避免移液器和容器内壁接触,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

3 开始操作

安装好吸头后,建议在移液之前,先对吸头进行润洗。润洗后的吸头内壁会形成一层液膜,降低正式移液时,液体在吸头内部的残留。

在移液之前,先对吸头进行润洗

图:wiki how

先按压移液器顶部按钮不放开,垂直向下深入待移液的液体液面内,吸头大约深入液体以下3 mm左右即可,然后均匀用力慢慢松开顶部按钮,但拇指还是放在按钮处不离开。

此时液体会被吸入吸头内,接下来再次均匀用力按压顶部按钮,把液体放出,如此反复2-3次,最后完全放出液体,此时吸头已完成润洗。

然后开始正式吸液体。

有同学可能会问,移液器顶部按钮往下按的时候,会感觉有两个档位,应该按到第一个档位停下来还是第二个才停?

移液器顶部按钮往下按的时候,会感觉有两个档位

图:IKA

吸常规液体的时候,只需要按至第一档就停下来,然后将吸头伸入液面,等按钮完全回到原位后,代表液体已经完全吸完,此时提起移液器,让吸头彻底离开液面。

接下来,将移液器的吸头对准目标容器内壁伸入。如果目标容器是离心管,可以用另一只手握住它,确保离心管垂直,然后移液器的吸头以倾斜的角度进入管内,吸头紧贴管壁。用拇指再次按压顶部按钮放出液体。

这时,我们应该按到第二个档位再停止。这样可以确保液体完全放出。总结来就是按一排二。

4 移液后

完成液体转移后,移出吸头,如果下一轮的移液操作需要更换吸头,此时应该把移液器的吸头对准废液缸,按压吸头退卸按钮,把吸头打出,让它掉入缸内。

注意,有一些移液器的退卸按钮弹力非常大,吸头有可能会高速飞入缸内,然后造成回弹,这样会有污染移液器的风险,因此操作时要多加留意。同时,也要避免移液器的套筒部分深入废液缸内再退吸头,这样也可能增加污染风险。

至此,一次正式的移液操作就完成了。

如果不再使用移液器,建议把移液器的体积旋钮回复至最大量程位置,然后清洁移液器,最后悬挂在移液器支架上。

移液器支架

图:Eppendorf

不同移液器在说明书上有不同指引,有的明确指出不需要回调至最大的话,那么就不需要做这个操作。


本文由环凯转载自“实验老司机”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