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享丨丁酸梭菌培养物(克乐奈斯)产酶试验效果验证
发布时间:2025-05-22 浏览次数:21
酶作为高效的生物催化剂,是提升动物饲料消化利用率的核心要素。在动物机体内,天然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负责分解饲料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将其转化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然而,常规饲料原料中常含有难以被动物自身酶解的抗营养因子(如植酸、非淀粉多糖NSP、纤维素等),导致营养物质吸收率低、饲料浪费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外源性饲料酶的添加,能够精准靶向这些抗营养因子或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例如:非淀粉多糖酶可降解植物细胞壁中的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释放被包裹的淀粉和蛋白质;植酸酶能将植酸磷转化为可利用磷,减少无机磷添加需求;蛋白酶则可进一步分解未被消化的蛋白质残渣。通过酶制剂的协同作用,饲料能量与养分释放效率显著提升,动物生长性能改善,同时降低粪便中氮、磷排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优化。
当前,酶制剂已成为现代饲料工业中提高饲料利用率、推动绿色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应用价值在畜禽及水产养殖领域得到广泛验证。克乐奈斯是金百合生物通过二次液态联合发酵工艺生产的一种丁酸梭菌培养物,其含有丰富“菌+酶+酸+肽+益生元”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在提升动物采食量、免疫力及饲料利用率上有独特的功效。本实验旨在验证丁酸梭菌培养物克乐奈斯在产酶上的效果。
实验目的
验证丁酸梭菌培养物克乐奈斯的产酶能力。
实验材料
1、实验器材:电子天平、恒温培养箱、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游标卡尺、移液枪(1mL、200μL)、试管、锥形瓶、培养皿(90×90mm)、枪头(1mL、200μL)、医用棉签等。培养皿、枪头、离心管、棉签等需灭菌备用。
2、培养基:营养琼脂(NA)。
3、待测样品:3个生产批次的丁酸梭菌培养物克乐奈斯,批次号分别为YL-04-24-0716、2024-0620-102、20240701,本实验中为了方便将其统一编号依次为1、2、3。
实验方法
1、产淀粉酶实验:准备NA培养基+可溶性淀粉(1g/L)平板,灭菌后冷却至50℃左右的NA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中,待凝固后制成平板。然后用1mL枪头(外径:9mm)在平板上打孔,火焰封底备用。吸取150μL 待检样液加入到相应孔内。将接种后平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h。
2、产蛋白酶实验:本试验采用营养琼脂+脱脂奶粉(0.5%)培养基,灭菌后冷却至50℃左右的NA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中,待凝固后制成平板。然后用1mL枪头(外径:9mm)在平板上打孔,火焰封底备用。吸取 150μL 待检样液加入到相应孔内。将接种后平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h。
3、产脂肪酶实验:本实验采用营养琼脂+三丁酸甘油酯(0.5%)培养基,灭菌后冷却至50℃左右的NA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中,待凝固后制成平板。然后用1mL枪头(外径:9mm)在平板上打孔,火焰封底备用。吸取150μL 待检样液加入到相应孔内。将接种后平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h。
4、产纤维素酶实验:按照以下配方配制培养基:氯化钠0.6%、硫酸铵0.2%、氯化钙0.1‰、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0.5‰、磷酸氢二钾0.2‰、羧甲基纤维素钠1%,琼脂1.8%,灭菌后冷却至50℃左右的NA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中,待凝固后制成平板。然后用1mL枪头(外径:9mm)在平板上打孔,火焰封底备用。吸取150μL 待检样液加入到相应孔内。将接种后平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h。用20mg/mL刚果红染色并用1mol/L生理盐水脱色。观察透明圈大小。
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3个不同批次的克乐奈斯产品产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但不产脂肪酶。其中克乐奈斯3产蛋白酶能力最强,克乐奈斯1产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能力最强。
图1:不同生产批次克乐奈斯产品产酶圈直径图片
实验结论
丁酸梭菌培养物克乐奈斯产品能够产生生物酶,有助于提升养殖动物饲料消化率,助力养殖过程中饲料高效利用,降低动物粪便中氮、磷排放,推动动物养殖健康、绿色发展。
本文为网络转载,仅作分享交流,非商业用途,若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