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两会献智 媒体争相报导——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环凯公司学术带头人吴清平院士
发布时间:2018-03-20 浏览次数:2210 分享:
3月14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吴清平院士认为,改革方案与时俱进,体现了科学发展。此次机构改革体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世界科技发展形势,既立足当前也着眼长远,科学优化了国务院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很好地理顺了职责关系,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各项重要任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南方日报》)
“国务院机构改革对于构建职权明确、管理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管理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昨日,吴清平在发言中不仅表达了对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深度思考,同时建议整合和借力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科技力量,科学研制和修订食品安全标准。
吴清平表示,改革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整合了国家主要的市场监督管理职能。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则要引导广大食品生产企业打造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科学大数据库,努力实现风险识别、风险溯源、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实现与政府监管大数据的无缝对接。
对此,吴清平建议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系统性和基础性研究,可整合和借力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科技力量,科学研制和修订标准,努力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提升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新快报》)
目前,广东在微生物健康与安全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该领域还必须加大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工作。
吴清平建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创新中心,以此引领广东的生物技术发展,加强成果孵化转化作用,用产业化技术推动区域可持续性发展,进而在推动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他认为,由于现在粤东西北较多的还是传统的产业,高能耗、高污染,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应基于发展基础研究,跟粤港澳、国际接轨,建立立足点”。(南方网)
吴清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影响食品安全的有三个因素:微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其中微生物因素的影响需要全过程控制,也是未来我们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吴清平介绍,微生物个体小、繁殖快,受其污染后,即使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仍会有毒素残留,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因而,他建议在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方面,应当加强重大基础性、系统性研究,一方面提升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水平,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方法具有原创性,进而在食品进出口贸易中掌握国际话语权。
据悉,过去几年间,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依据今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食品平均抽检合格率为97.6%,比2016年提高了0.8%。
不过,吴清平强调,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更多地要依靠科技手段为监管提供支撑。他同时建议,应在食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识别、控制的大科学数据库。“这样,企业可以对风险做到心中有数,政府也可以在数据终端对企业进行监督,从源头控制食品的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