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细胞实验常见问题

发布时间:2025-08-19    浏览次数:23

1.如何选用细胞系培养基?

优先根据细胞来源公司提供的培养条件,其次参考ATCC推荐细胞对应培养基。一般建议不要随意更换培养基种类。细胞株均有其特定使用且已适应的细胞培养基,若骤然使用与原先提供的培养条件不同的培养基,可能造成细胞形态发生变化或无法存活,以及细胞的表型功能丢失。

2.细胞发生微生物污染时,应如何处理?

直接丢弃或更换,将未受污染的细胞转移至其它培养箱,并用消毒剂消毒培养器皿和超净台以及二氧化碳培养箱。如发生真菌霉菌污染,需用紫外灯照射整个细胞间,从而消除可能产生的孢子。同时排除使用试剂的污染,包括培养基和血清,可以空培试验。

3.为何培养基用一段时间后,颜色偏紫?

培养基随着多次开盖会使培养液CO2 逐渐溢出,造成培养基越来越偏碱性从而变紫,尤其是剩余的培养基越少越容易变紫。可将培养瓶瓶盖旋松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校正溶液PH值,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回正常。变紫的培养基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培养细胞时在培养箱会自动恢复颜色。

4.细胞培养液变黄变浑,如何处理?

细胞培养液变黄多半是细胞密度过大,细胞增殖速度过快,产生大量酸性代谢废物,导致细胞营养不足。而培养液变浑多半是发生了细菌污染。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进行消化传代处理。

5.血清中出现的沉淀是什么,有影响吗?

① 纤维蛋白,是经常出现的较大沉淀物,可达到1-2mm,用肉眼可观察到;
② 胆固醇、脂肪酸酯以及一些蛋白质,是血清出现沉淀物的常见原因;
③ 磷酸钙,也是一种常见沉淀物,通常会使血清出现浑浊,并且在37℃培养时会增加。这种沉淀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像小黑点,这些小黑点由于布朗运动看上去可以活动,因此经常被误认为是微生物污染。

这些沉淀对细胞的生长是没有影响的,如想去除沉淀,尽量采用离心方法,不建议使用过滤方法,因为会堵塞滤膜而且会造成污染的风险。

6.细胞何时换液最佳?

① 细胞消化传代后,建议隔天或隔两天换一次液;
② 细胞传代后,发现碎片多、死细胞多,在细胞形态已经形成的前提下可第二天换液;
③ 对于生长速度较慢的细胞,可多放点培养基,减少换液次数,让细胞静养;
④ 细胞传代后,细胞分布不均、细胞堆叠、细胞间隙大、局部密度大,这些情况下不用换液,可采取消化重铺的方式。

7.细胞支原体污染如何处理?

支原体污染是比较难去除的,特别容易复发,一般建议直接更换新的细胞,如特别精贵或重要的细胞可尝试使用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乐霉素)、喹诺酮类抗生素。

8.如何控制胰酶消化时间?

胰酶消化的程度是细胞培养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消化过度,细胞碎片增多,黑渣子增多,细胞会成片脱落,严重影响细胞活性,导致部分细胞漂浮;消化不足,则细胞难于从瓶壁脱落,反复吹打同样也会损伤细胞活性。

不同细胞对消化液的敏感性不同,胰酶消化的时间也会有差异。像疏松贴壁的293T和Lncap可能1-2min,正常贴壁的Hela和A549可能2-3min,贴壁较牢的HEPG2和CACO-2可能5min,贴壁非常牢的5637和A431可能10min左右。具体消化时间以消化到细胞变圆收缩、细胞间隙变大、轻轻晃动培养瓶能看到细胞呈流沙状即可终止。

9.如何避免血清沉淀物的产生? 

① 解冻血清时,请按照所建议的逐步解冻法(-20℃至4℃至室温);
② 解冻血清时,请随时将之摇晃均匀,使温度及成分均一,减少沉淀的发生;
③ 请勿将血清置于37℃太久,否则会变混浊,同时许多较不稳定的成分也会因此受到损害,从而影响血清质量。

血清的热灭活非常容易造成沉淀物的增多,若非必要,可无须做此步骤。

10.对细胞形态有疑问?

① 确定细胞所使用的培养基种类是否为说明书建议的。改变培养基种类细胞形态可能会有变化;
② 以引种公司官网细胞照片为准,其次可以参考ATCC或DSMZ网站的图片;
③ 如上皮型细胞明显成为成纤维细胞,或成纤维细胞明显成为上皮型细胞,需查看细胞是否提供STR鉴定报告,身份是否正确;
④ 细胞的代次是否过高导致分化变异、细胞是否经过加药诱导、细胞是否经过转染等都会引起细胞形态发生变化;
⑤ 细胞低密度和高密度形态不一,还有一些细胞呈现形态较慢,细胞要1-2天才能伸展开。所以细胞的正常形态要等细胞密度起来后才能确定。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