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细胞铺板总是铺不均匀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8-07    浏览次数:7

我们都知道在细胞实验中,铺板均匀性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重复性。但是在日常细胞培养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例如细胞聚集、边缘效应或密度不均等。所以,这期主要介绍“细胞铺板总是铺不均匀怎么办?

细胞铺板总是铺不均匀怎么办?

在这之前我们先明确“细胞铺板不均匀会对后续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1) 细胞生长的差异性: 如果细胞铺板不均匀,不同区域的细胞密度和分布可能会有差异。这会导致细胞生长的差异,某些区域的细胞可能会过度生长,而其他区域的细胞可能会停止生长,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实验结果的不准确性: 细胞铺板不均匀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性。例如,在细胞荧光染色(IF)实验中,如果细胞密度不均匀,荧光信号的强度可能会有差异,影响对细胞的定量分析。

细胞荧光染色(IF)实验

(3) 实验数据的不可重复性: 铺板不均匀可能会导致实验数据的不可靠性。例如,在细胞增殖(CCK8/MTT)实验中,如果细胞密度不均匀,细胞数量的测量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相同干预浓度的不同孔间OD值差异很大。

(4) 细胞行为的变化: 细胞铺板不均匀可能会导致细胞行为的变化。例如,在细胞迁移((划痕)实验中,如果细胞密度不均匀,细胞的迁移速度和方向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可靠性。

那要如何解决“细胞铺板不均匀”的问题呢?

1. 首先要了解培养皿的规格、型号以及适用范围。不同的细胞培养皿规格、型号以及适用范围各不相同。例如: 小规模实验(神经元培养)可以选择35mm皿,培养基量2-3ml,避免细胞过度密集;药筛实验(CCK8检测)可以选择使用96孔板(单孔面积0.32cm2),每孔加0.1ml培养基,细胞量约1x104大规模生产(疫苗纸杯额)可以采用150mm皿或多层培养瓶,单次培养可收获2x107细胞。

培养皿的规格、型号以及适用范围

2. 如何计算细胞接种密度。首先选择合适的细胞培养皿进行实验,确定细胞培养皿的面积,在细胞传代时,对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出大概得目标细胞密度,再计算出细胞的接种量,避免细胞过多或多少。

计算细胞接种密度

例如: 10cm皿(面积60.8cm²)接种成纤维细胞,密度2×10⁴ cells/cm²。

接种量计算案例

3. 细胞培养手法。

(1) 对于96孔板,每孔通常加入100μL细胞悬液。加样方式为倾斜枪头,从孔的左边靠近底部缓慢加入(加样过快同样容易导致细胞聚集)。建议: 每加完半拉板子时,把细胞重新混匀,继续加样。加样结束后,镜下观察如有局部不均匀现象,可以采取敲击法。具体操作如下: 将板子置于台面上,左手持住板子的左边,右手轻轻敲击板子的右边缘(5-8次),力度太强或次数太多会反而更易导致细胞聚集。将板子顺时针旋转,依次敲击剩余三个边(据说逆时针效果不好),静置约5-10分钟后,放入37℃培养箱。

(2) 8字法。这种方法也是大家最常见的细胞摇匀方法。横向8字摇匀法参考下图,摇动次数根据镜下观察和个人力度具体分析(参考: 保证液体不被晃动出去,8字晃动5次理论上就可以基本晃匀)。摇匀结束,切忌在镜下移动观察视野太久,以免伴随着轻微的移动,细胞又往中间聚集。

(3) 十字法: 细胞铺完板后,在水平方向上,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移动,呈十字形状,重复5-6次。另外,同样不建议放到镜下长时间去观察。

(4) 震荡法: 细胞悬液加完后,将细胞培养板抬高,对着灯光,从底部往上看,看细胞有没有抱团。然后从底部敲击,使之分散。如果实验室有平板振荡器的话,我建议用这个仪器稍振荡一下,效果不错,就是振幅小,频率高的那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板子接触振荡器后增加了染菌的风险,而且转速的调节和时间的掌握比较困难。

本文由环凯转载自“NIRO科研喵”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佟晓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